西桂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就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当前国内外的诸多科技难题,应当广开门路,积极引进、培养能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交叉融合是趋势也面临挑战
学科发展到当今的阶段,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单一学科、单一群体或个人就能轻易取得成功。科学上的突破和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交叉学科,发展交叉学科也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必然要求。
近25年来,交叉合作研究获诺贝尔奖的比例接近50%,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
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科学资助机构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和挑战,既有思维方式方面的障碍,也有组织方面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 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
多措并举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当今科技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 立足交叉科学前沿,培养造就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同时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环境等。
交叉学科突破了单一学科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扩大了高校院所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空间,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立,是解决目前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十四个学科门类。增设交叉学科门类,赋予了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同等地位。交叉学科被“独立”出来后,应以交叉学科建设为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应改变传统以单一学科为导向的教师培养模式,整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一个能进能出、开放流动的交叉学科教师队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竞争力持续提升。
青年科学家奋战在科技创新第一线,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动态,能够更好地把握科技创新方向。因此,我们应依托长周期青年人才项目支持交叉科学研究,发现和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人才;抓住中青年时期这一实现原创性突破的峰值年龄,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稳定支持一批青年科学家长期从事交叉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占据国际前沿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叉科研团队。针对有些前沿交叉科学研究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优化长周期项目支持方式,鼓励青年科学家自主选题,自主确定技术路线,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等。同时对于长周期青年人才项目研究,在项目管理、评审等方面也应进行适当的“松绑”,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学科交叉平台载体的搭建既要考虑交叉学科的学科属性,还应当兼顾交叉学科的发展阶段,建立和培育虚实结合的多元化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对于已经拥有了明确的较为长远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方向,且已形成相对规模研究团队的学科,可以成立相对固定的发展实体,按照管理实体组织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持和管理。而对于萌芽起步阶段的交叉学科可先通过虚拟组织形式进行建设,研究人员分散在不同机构,采取双聘或者兼聘的方式,人员大部分依旧保持原有机构的人事关系,薪资兼职兼酬,研究成果归属于原有机构,以调动各机构人员参与积极性。应构筑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论坛、座谈会和互访交流等,促进不同学科科学家之间充分地沟通与交流,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源泉。合作要做实,可通过提高人员准入门槛、提高成果考核标准、设置退出机制等方式凝聚人才,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促进学科交叉研究,更需要一个充满信任和宽容的环境。对于交叉科学研究,要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不能一味地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取得成果。要完善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制度,包括评审专家选择、意见申诉、评委培训等制度。改变项目的评审机制,部分类别项目执行“预申请制”,以确保申请质量。甄别具有交叉科学研究特点且值得资助的项目、建立对交叉项目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交叉领域研究的自身规范和价值观等。
来源: 《中国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