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世界各国危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验。其危害性波及校园内部,使远离本土、数以百万计的各国留学生成为弱势群体。采用协同治理体系并将基于兴趣爱好和共同价值组织起来的留学生社团作为协同治理主体之一,可以弥补高校应急反应结构单一、整体协同效应欠佳等缺陷,使其在协同应对危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高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着眼于全球留学生群体,为高校应对重大校园危机、实现留学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协同治理;留学生社团
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一次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对世界各国的社会治理能力,特别是危机应对体系和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疫情波及校园,使远离本土且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群体成为危机冲击下的弱势群体。部分高校在抗疫实践探索中采用的协同治理机制充分调动各种抗疫资源,有效应对了此次危机。留学生社团作为协同治理机制的多元主体,将分散的留学生个体凝聚成紧密组织,可以发挥其先天优势,在政策宣传、组织动员、心理抚慰、信息互换、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激发该群体内部力量共生。本文基于高校协同留学生社团共同抗疫的实践探索,着眼于全球留学生群体在重大公共安全危机中的遭遇和应对,从协同治理的理论维度,深刻分析留学生社团在协同抗疫各要素中发挥的作用,概括提炼抗疫过程中留学生社团在思想引领和行动触发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瞬间成为席卷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全球、全民抗疫战争中,各国留学生极易成为弱势和值得关注的群体之一。首先,远离本土的物理空间阻隔,使留学生群体获得来自本土政府、亲属、友人的社会支持较少,其获取的本土支持也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延迟性。其次,留学生群体分布较为分散且年龄普遍较小,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急能力,在重大突发危机发生时极易成为弱势群体。同时,留学生群体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困难和心理压力,部分个体语言不通、求救通道不熟悉,对所在国政府指令和集体动员存在理解困难和文化隔阂等问题。分布于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所获得的来自所在国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和保护也参差不齐。在部分国家,留学生甚至成为人身攻击和社会排斥的对象。
正是基于以上对全球留学生群体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的普遍性处境分析,结合高校协同抗疫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留学生社团具备在突发危机时刻凝聚留学生个体、协同政府和高校共同应对重大危机的潜能。
理论分析需要实践观照。随着近年来华留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留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在华外国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平台,以及高校对留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的重要渠道。在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社团更是宣传、组织、动员留学生的重要抓手,其作为疫情协同防控的多元主体之一,在组织要素、共同价值要素、舆论引导要素等维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及时回顾、总结、提炼留学生社团在此次疫情抗击中的协同机理和实现途径,不仅有利于审视和检验留学生社团的建设成果,更是在进一步促进留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常态化紧抓社团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危机关头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意义深远。
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协同机制
协同治理被认为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和机制创新,其基本要素和作用机理可以总结为多元化的协同治理主体、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治理目标、多种公共性权威的运用以及法治和技术的有效支撑等四个方面。其理论基础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等创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协同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普遍规律支配下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协同理论和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治理理论的结合。
协同治理理论对来华留学教育,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中对留学生群体进行协同管理和救助具有重要启示。面对文化、社会、经济、宗教等背景各异,且在突发事件中因官方无暇顾及或难以融入社会主流而成为弱势群体的留学生群体,充分发挥留学生社团的自我组织和管理作用,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协同机制,是对校园危机应对方式和途径的重要补充。下面从协同治理的四个维度,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社团作为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的形成及优势。
从留学生协同管理的主体来看,高校是留学生管理的重要主体,是组织开展留学生危机应对的核心力量;留学生社团是危机应对的重要协同力量。在正常校园生活中,留学生社团是留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追求为基础而形成的自我管理组织,是建立异质、多元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的重要载体。社团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多元文化融合、创造多彩的校园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重大危机发生时,其在开展政策宣传、群防群控、全体动员,特别是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等方面都能起到关键性作用,成为联结高校与留学生、形成牢固防疫体系的重要纽带。留学生社团作为官方主体的有力补充,凭借与留学生个体紧密的联系、频繁的互动而成为重要的危机应对协同组织力量,其作用发挥往往比官方主体更为直接。
从协同治理的共同目标元素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的共同遭遇,抗击新冠病毒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在中国的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外籍学生一视同仁,给予了很好的关心和照顾。留学生也充分认识到疫情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世界各国须携手抗疫。无论是语言上的鼓励还是亲身投入高校抗疫一线,都体现了留学生对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认同,并自觉成为共同价值的追求者、抗疫行动的执行者。
作为多元公共性权威,特别是从世界新媒体信息发布者的角度来看,留学生社团和个体更是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宣传中国抗疫精神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不同国家采取了迥异的应对策略,将疫情政治化是疫情处理的负面代表之一。此时,我们更需要亲身经历中国抗疫过程、理解中国抗疫艰辛和伟大成就的留学生群体形成理性判断,并在世界性的社交媒体发出公平正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从不同的观察维度和视角,反映真实、表达情感,更能引起世界人民共鸣。
协同治理理论的第四个维度是政策和技术的有效支撑。该维度在常态和非常态时期都与留学生社团数量增加后对规范化管理的呼唤一致。推崇留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不是放任自流、恣意妄为,而是在高校相关规定的引导和限制中实现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和有序建设。
作为高校留学生协同治理体系的多元主体之一,留学生社团是高校与留学生之间联结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宣传组织发动留学生理解抗疫策略并参与抗疫工作的重要平台,在高校协同治理体系的各关键要素中发挥作用。以兴趣爱好和共同价值为主要导向建立起来的留学生社团,可以在高校官方管理机构和留学生之间寻求平衡,成为思想引领和共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凭借。由留学生社团参与的危机应对协同机制相对单纯的上传下达应对机制在契合留学生实际情况、激发留学生内生力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社团的协同治理机制实现
作为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留学生社团将分散的留学生个体凝聚成高度同质化的自发组织,从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激发内部力量共生。社团作为抗疫协同机制中的多元主体之一,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从协同治理理论的四个关键要素对其作用发挥进行逐一分析。
1.防疫过程中高校引导下留学生社团力量的协同参与
疫情发生后,各高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重大事件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高校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以及各级政府组织的领导小组指挥下,调动整合一切力量,协同行动、众志成城,体现了高校较高的资源整合和组织能力。在全国人民进行全面抗疫的同时,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对中文并不十分精通的留学生来说,一开始总会有游离于社会和组织之外的疏离感。部分留学生甚至对于国内的组织文化和社会动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抵触感,对病毒本身的理解也不像中国学生那么迅速,从而容易产生恐惧和恐慌。在国外疫情尚未大规模蔓延之时,留学生更是可能对这种动员组织产生逆反情绪。此时,部分高校以留学生社团为工作抓手,发挥其协同治理主体作用,对中国抗疫行动、防疫知识等进行宣传,提高了抗疫宣传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服务型留学生社团多数境内成员直接参与诸如卫生值守、楼宇消毒、出入校门温控等抗疫服务。社团在宣传新冠肺炎基本知识、抗疫手段,动员组织留学生参与抗疫行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共同价值要素:留学生团体和个人参与协同治理的精神支撑
留学生社团及个体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内在驱动力是与中国主流大众具备了共同的价值追求。疫情是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抗疫工作中,中国政府和医护工作者对留学生一视同仁,在危难面前的关心和保护催生了其发自内心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来自留学生对中国,特别是身边所有人舍生忘死、共同抗疫的感人故事的了解,生发于留学生对中国抗疫悲壮、感人而伟大的精神感悟,最终形成理性判断。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触发留学生的同理心,形成集体意识并最终主动自发参与抗疫行动。对共同价值的追求是凝聚留学生力量到抗疫战线的重要力量。协同治理的达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性判断,同时受到情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留学生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密切利益相关者,其对中国抗疫工作的深入了解,特别是在较为充分的国内外新闻媒介信息比对之下,更容易形成理性判断,最终激发行动自觉。
3.舆论要素:留学生社团及个人与官媒产生协同效应
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报道往往是受众对所报道事物形成直接印象的重要途径。留学生作为世界性媒体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舆论制造者和传播者。对其使用的国内新媒体,我们较容易进行引导和监督。但作为全球公民,留学生拥有更多在世界媒体上发声的途径,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很难对这些新媒体的声音进行监管。此时,让留学生更多了解重大事件真相,了解中国国情及不同的应对方式,是引导留学生发出理性、正确声音的前提。最真实、最完整的图景展现是留学生发出中国声音的基础。通过留学生社团,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抗疫故事,更能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抗疫成就。官媒的信息发布要求信息真实性、全面性和公开性,但有时却容易受到受众的排斥。但是作为个人,留学生的声音虽具有较大的个人主观性、随意性,但更及时且自然,易被受众接受。自疫情暴发以来,笔者发现留学生发布的信息虽有杂音,但总体来说仍较为客观地宣传和报道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国抗疫故事。
4.法治与技术要素:留学生社团的制度保障和新媒体技术支撑
随着留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加,对其进行制度约束是极为重要的。据笔者调查,国内留学生规模在1200人以上的大部分高校都对留学生社团建设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正是在这些规章制度的支撑下,留学生社团才能按章依规建设和发展,养成规矩意识,形成行为约束。也正是长期的规则浸润,使其在重大事件中能够守住纪律防线的同时,及时发布有效信息,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提供感人、鲜活的素材。发达的现代通讯技术也为社团协同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性保障。
四、留学生社团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协同治理主体的有关思考
此次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尤为重要。本文着眼于世界留学生群体,并以来华留学生群体为例,探索留学生社团在重大危机应对中的协同机理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普遍适用性。
1.重大危机应对的协同治理机制具有全球普适性
世界各国因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背景、医疗水平和对病毒本身的不同认识等因素,导致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对策略各不相同,取得的抗疫效果也相去甚远。留学生群体在不同国家的境遇各异。而以兴趣爱好和共同价值观组织凝聚起来的留学生社团,则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克服以上因素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协同治理效应。协同在系统科学中被定义为“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序的统一整体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讲,留学生社团的作用发挥,可以平衡治理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超越国体政体的区别而作为官方治理主体的有效补充力量,其作用发挥具有全球普适性。
2.留学生社团是校园重大危机应对的重要协同力量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是对各国危机应对体系的重大考验,也是对高校应对重大安全危机的严峻挑战。无论是sars、地震还是此次疫情,重大突发事件总是具有突发性、致命性等典型特征,总会导致对相对弱势群体的更大伤害。采用协同治理机制应对重大校园危机,能够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快速应对。将留学生社团作为危机应对中的协同治理主体,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凝聚分散个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内部力量共生。社团灵魂人物的突显、先锋模范的引领都能在危机时刻为处于恐慌、无措状态的留学生提供心理依靠和行为示范。无论是协同治理机制中社团发挥的桥梁作用,还是其本身对分散个体的凝聚作用,留学生社团都可以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一股重要且可以依赖的力量而出现。
3.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为社团作为协同治理主体提供了技术保障
回顾此次疫情的有效、协同应对,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为留学生社团发挥其协同治理主体作用提供了技术性保障。保持个体之间的物性空间是阻隔新冠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但这也为社团凝聚个体提出了技术性要求。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为社团发挥凝聚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虽然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使用偏好有所不同,但大量即时通讯软件为社团紧密联系学生个体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通道。同时,一些在线会议平台更是为集体交流和讨论,开展教学、社团活动提供了可能。
4.留学生社团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协同效应的发挥对开展日常来华留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社团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协同效应的发挥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命运共同体价值的构建应以人本价值为核心,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前提。共同的价值引导是常态化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教育成果体现于重大危机中教育受众的行为反应。随着留学生规模的稳步扩大,其社团建设不再仅仅是来华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更是留学生管理的主要抓手。社团建设要注重价值引导,在实践中通过制度、活动、竞技等方式使学生实现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帮助其对中国作出理性判断,并最终形成价值观认同。这是日常留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在重大危机时刻主动发挥作用的精神基础。
其次,加强社团建设将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路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广大教育外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听到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而最新的中国故事,莫过于中国政府以人为本、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故事。通过留学生社团的组织动员,广大留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融入并生发为中国抗疫力量,催生了空前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而在常态化时期,高校和社团更应该作为多元主体,促进留学生融入社区生活、高校建设,见证中国平凡生活的伟大之处,感受中国的伟大成就,与中国人民情相连、心相通,从而在国际上为中国发声,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 李林泽 系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领事,西南大学讲师。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16-2017年来华留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跨文化视域下的来华留学生社团建设研究”[2016-2017y012];2020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应用推广”[yjg201004])
参考文献:
[1]张贤明,田玉麒. 论协同治理的内涵、价值及发展趋向[j].湖北社会科学.2016(1),30-37.
[2]孙彩红.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府资源整合与组织能力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9-66.
[3]习近平.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用海外乐于接受方式易于理解语言努力做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桥梁纽带[n].人民日报.2015-05-22(01).
[4]习近平.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5-19(01).
[5]张立荣,冷向明. 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11-19.
[6]刘兴旺.高校校园危机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职能及互动关系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45),73-75.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4期
作者:李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