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研究-生产-服务”发展模式导向下,2019年,德国打造了具有鲜明供需特色的未来集群计划。该计划将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其商业化价值和为社会提供的服务相互关联,形成运作良好的区域内创新转化网络,并使得高校与社会、商业和其他高校间紧密联系,在技术、文化和管理等方面获得支持以推动创新,促使高校通过科研积极回应社会需求。能够获得该计划批准的项目都须经过概念设计、项目构思和落地实施三个阶段,并接受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指标体系的严格审核。根据对特征项目“交通集群”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通过调动整合资源、统筹把握重点、开展共同协作等措施,对该计划内各项目的成果产出和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未来集群计划,高校,科研,创新
面对世界高新科技的发展要求和对科研形成的倒逼压力,德国对于高校科研功能的角色和认识在逐渐改变,对于应用性科研成果的产出转化直至服务于社会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具体做法包括以2019年“未来集群计划”(clusters4future)等对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科研项目资助的方式,挖掘高校科研潜力,以高校的研究成果为核心,驱动产业部门产出高科技成果,满足社会民众的现实需求,最终形成了“研究-生产-服务”(以下简称“研-产-服”)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面对后疫情时代面临的世界工业格局、人才素养结构和技术需求导向等一系列变化,有必要通过分析和展望该计划,对德国高校提升高科技水平和工业发展并实现服务社会的路径开展全方位的探析。
一、未来集群计划践行“研-产-服”的产业背景
德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业界典范,包括双元制、应用型教育等在联通教育和产业的同时,也全方位地培养和锻造了技能型人才。然而面对未来,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更凸显其高端科研水平和智库实力,以应对科技、经济、商业等领域对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和需求。由此,德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从重视科技内循环的“产-学-研”思路,转变为“研-产-服”路径。“产-学-研”思路,即注重统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集成其生产、教育和科研的功能。而“研-产-服”思路则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外循环特色,重在成果转化和应用,通过高校科研、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相互关联,实现“研-产”之间的支持-转化功能,“研-服”之间的创造-满足功能,“产-服”之间的供需功能。使高校具有前沿性、未来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成果,以产品、流程和服务等体现和彰显,由此使得科学研究可以成功地在商业生产、民生保障、技术更新等层面得以转化,最终直接作用于社会现实。
在“研-产-服”思路形成的背景下,2019年8月,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在“高科技战略2025”(hightech-strategie 2025)的框架下,推出了“未来集群计划”。[1]其初衷在于加强区域内高校创新型知识的生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科技在产业部门的直接应用,从而使德国各个区域内具有科技特色的高校和产业部门之间,获得更为直接的知识传递和便利的科技转化,即关联了产业发展的“需”与高校科研的“供”。德国未来集群计划的“研-产-服”架构如图1所示。
二、未来集群计划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德国的未来集群计划不仅资助额度、时间跨度等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而且其创设的概念内涵和对于高校在科研实力、区域影响、专业前景等方面的引导,都提升了高校及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积极性。
(一)未来集群计划的内涵和资助现状
未来集群计划是德国2018年发布的“高科技战略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战略的主要目标在于确保到2025年将德国在高科技研发方面的财政支出扩增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5%,主要用于医疗、环保、交通、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高端科技研发领域中,并实现成果直接对接和满足民众的切实需求。[2]在“高科技战略2025”实施一年后,未来集群计划就作为联结科技创新成果和现实应用需求之间的途径而得以提出并实施。该计划关注的高科技领域与“战略”基本重叠,在数字化逐渐成为科技主流且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该计划的创设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创新性和危机应对性。其在致力于将具有公共应用前景的高科技成果向创新产品和服务转化的目标框架下,更为侧重将高校的科研能力、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和为社会提供服务进行相互关联。高校具有的高科技专家储备、潜在的可用于转化的知识技术专利、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等,都是计划实施的起点和基础。[3]因而,在该计划的引领下,德国高校会更清晰地发掘自身对于社会公益的贡献和商业价值,因而也会经由该路径,倒逼自身的研究项目增添更加入世的实用型和高端型特色,从而打破与社会和产业之间的隔绝,最终获得全面融入。
德国联邦政府计划,到2029年,为整个未来集群投资10亿欧元,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联邦政府为前两轮被正式确立为未来集群计划的项目共计提供4.5亿欧元的资金,每个项目在实施阶段每年将会获得500万欧元,以确保正常运行。[4]计划首轮吸引到多所综合型高校联合地方产业部门组建的137个团队参与竞争,2021年初,有7个项目成为首批正式项目。[5]该计划于2020年11月启动了第二轮的评选,在117个申报项目中,最终又有7个项目于2022年7月获得认定并取得资助。[6]
(二)未来集群计划的选拔重点和分布特色
就首轮和第二轮正式项目的特征而言,该计划的选拔重点在于高校的科研实力、区域的代表性、研究的创新程度以及提升现实科技水平的潜力等,详见表1和表2所示。
首先,就高校的选择而言,承担项目以及开展合作支持的高校一般以工科见长。可见,该计划实际上是依托德国高等教育领域现有的高端工业化水平和实力,进而针对现实社会需求而形成的实用性拓展。其次,就区域的划定而言,两轮项目分散于德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该计划尤其重视区域间高科技水平的均衡发展,并通过后续项目不断填补区域发展空白,最终实现每个主要工业区域都有代表性的科技项目,以引领各个地方的高水平工业进步。[7]再次,就各项目的发展导向和科技特色而言,其主打领域主要集中于医疗、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前沿应用型科学,尤其以大学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基础,开发便利于人类日常生活、生存和工作的各项新技术,体现高校科研工作的服务职能和发展潜力。[8]
三、未来集群计划促使高校发生角色转变
未来集群计划项目的实际承担和开发主体是德国高校的应用性学科和专业,只有在高校功能全面发挥的前提下,各个项目才能实现其既定的“研-产-服”目标。因而整个计划格外重视对高校创新功能的激发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推进计划的顺利开展。而高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也在以下三个方面变换着自身的社会角色并积极融入社会。
(一)促进高校形成三类关系以打破隔阂
该计划重视建立高校和社会、高校和商业、高校和高校之间的高度关联和相互支撑,以打破高校研究与各界隔阂的状态。具体表现在,在项目的申请阶段,要求高校结合地区工业、文化和经济的需求及特征,设计出符合区域未来发展的实用型创新方案。同时,必须引进初创和中小型企业作为协作单位,实现对产业部门的智力扶持。地区内的高校之间也需要相互联结,利用各自在行业中的科研优势和基础实验设施,共同完成科技产品的研发。在第二轮申请过程中,计划更为重视由一所或两所高校作为申请主体,同时由多所高校或研究所作为伙伴成员构建协同网络,以此提升整个团队的协作化和群体化水平。高校在与社会、商业和其他高校的关联过程中,可以形成跨领域、跨主题、跨技术、跨学科的合作,在初创型企业具有突破性思维的刺激下,也更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探索全新的课题,从而实现科技创新。
(二)为高校提供三方面支持以促进创新
该计划从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支持和鼓励高校在高科技研发方面不断创新。首批和第二批入选项目,其主导院校均是在某一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中处于领先优势且有突出创新潜力的高校。如斯图加特大学领衔、乌尔姆大学协同的“量子传感器集群”项目主打对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新型量子传感器的研发,两所高校本身就已经在量子传感器领域深耕多年,申请该项目是将其目前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向高精尖化进一步拓展。此外,计划突出了高校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和地位,将资金的配比向具有高科技创新潜力的实验室设计和建设予以倾斜,以提升实验室的创新自由度。[9]就文化创新而言,计划鼓励和支持项目主导高校立足于自身的大学文化传统,同时凸显开放的创新科技文化,通过中小和初创企业的能动性来完成应用,从而提炼出大学新型的创新、实用且传统的多元文化。从管理角度而言,计划涵盖了区域内包括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在内的各个主体,形成跨集群的合作关系,构成全新的高校服务社会体系。
(三)促使高校关注社会需求以提供服务
伴随着计划的实施,各参与高校需要以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带动社会组织和个体参与研发过程。一方面,计划的初衷就在于满足包括地区居民在内的公民的各种高科技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在高校进行研发和转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潜在的社会客户作为使用者参与试用和体验,以增进对高科技成果的正向反馈和认同。由此使得高校的研发和转化与社会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包括对可持续发展资源和技术的追求、对科技伦理的厘定等,甚至有扶植社会个体构建“创客空间”等科学实体和发展“公民科学”意识的责任。同时,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工人的合作将会增进对彼此工作理念和方法的理解,也会使得高校能够直接在高科技创新工作中对技术工人进行继续教育和高技能培训,从而成为高校服务社会人才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10]
四、未来集群计划的申请流程和审核标准
未来集群计划对于参赛团队的选拔较为严格,尤其是根据德国国家整体科研导向、企业发展需求、民众切身利益等方面制定了多阶段的考察步骤,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设定了相应的审核指标体系,从而确保每个胜出的项目都能够根据计划所确定的“研-产-服”导向完成高精尖研究任务。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一)未来集群计划的三个申请审批阶段和过程特征
未来集群计划突出竞争理念,重视高校的科研实力、协同能力和创新潜力,这充分映射在其三个申请阶段中。[11]在第一个阶段,即概念设计环节中,以高校为主体的申请团队需要准备参赛设计纲要,其内容要突出科研创新点和突破点,以此作为研究潜力的评价基础。同时还要罗列申请主体在该研究领域已经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尤其以体现科研实力的专著和文章为主,从而以“代表作”制形成研判的标准。该阶段约历时半年,之后由计划所组织的独立评审团对参赛设计纲要进行全面评估,确立约15个项目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拔。
在第二阶段,即构思阶段,各项目组要结合第一阶段的评估反馈和自身的优势特征,撰写和提交更为细化的研究项目计划书。计划书的撰写实际更为考验高校等参与主体的实施预设和把控能力,尤为强调高校在整个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所能吸引的合作者的数量与水准。每个进入此阶段的项目都会获得25万欧元的资助,以确保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计划书并初步实施其确定的早期战略,评审团将会根据计划书进行终选,以遴选出5~7项具有充足发展潜力的项目并予以公布。
成功入选计划的项目将会以“未来集群”的身份,进入到第三阶段,即项目的落地实施阶段。在完成首个三年运行期后,各项目需要提交一份研究工作进度报告。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将会在每个运行周期后,组织由区域中部分高校的主要负责人和项目领域中知名企业的专家共同构成独立评审团,对项目下一阶段的资助申请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核。在完成三个周期的资助和建设后,各项目将接受该计划的全面综合评估,以确定其最终所取得的成果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该计划除了重视首个申请阶段的审核之外,更为关注项目运行的成效和未来发展的潜力,对于每个项目的跟踪和监督也是其闭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从终端层面杜绝了项目的烂尾,甚至使得每个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激发活力,以争取更为高精尖的成果和效益。
(二)未来集群计划在三个层面的审核指标体系和标准取向
独立评审团审核各个申请项目时,在宏观层面重视申请的项目是否有科技创新的潜质,进而要求项目的成果能够应对全球挑战,解决社会普遍问题。同时,还要求项目对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责任感,包括能够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组织相应的科研培训、继续教育、国际交流等活动,从而将计划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在中观层面则尤其重视项目在现实中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价值,由此判定项目能否体现出自身的商业化优势以增添其可持续发展的附加值。同时,跨领域、跨主题、跨技术、跨学科的合作也在评估中占有重要权重,由此倒逼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全方位地吸引和组织各种专业力量,以促进项目团队的多元化构成从而提升其专业性和综合性。
在微观层面的审核中,则强调项目需要对地方就业、生活质量提升、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任务有所分担,以此成为地方繁荣振兴的推动力量。尤其应当将地区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纳入项目的实施和转化阶段,使其能够直接参与“研-产-服”的整个过程,并且与项目组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不断获得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持以壮大自身的发展规模,这也是该计划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和促进企业成长的直接手段。
这些评价指标显然对于作为项目主体的高校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即如果要在计划中胜出,就不仅需要完成科研创新任务,而且需要密切关联社会需求,使高校的高端科技成果得以顺利转化和应用。
五、未来集群计划特征项目运行模式
每个最终成为未来集群计划的项目都在德国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突出的科研和转化优势,而就高校在其中的功能和影响而言,则需要重视每个项目中高校自身实力的发挥和组织功能的体现。以下就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主导的“慕尼黑未来交通集群”(以下简称交通集群)为典型特征项目,分析该计划各项目的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一)特征项目的构造理念及现实功能
交通集群项目主要是为解决慕尼黑大都市区内的复杂交通问题而由慕尼黑工业大学领衔创设的,[12]该项目在巴伐利亚州住建和交通部、慕尼黑工大创新创业中心、慕尼黑运输公司、慕尼黑市政府、宝马集团等来自科学、商业和政治等各界组织和机构的共同参与下,成为第一轮未来集群计划的胜出者之一。截至2022年,该项目已运行了40个涉及慕尼黑交通改进的子项目,其中大多数是由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所主导完成的。
该项目聚焦城市生活的流动性,以此给予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此类研究领域中充足的创新空间。同时还能够紧密结合慕尼黑大都市区近500万居民的出行质量和城市繁荣,甚至还以可持续发展为商业增长点促进交通能源更新换代,因此其选取的主题与未来集群计划的初衷较为一致。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慕尼黑大都市区交通的时间效率、空间容纳和空气质量的改进,其中的重要抓手在于通过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数字化技术,对交通的移动性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操作和掌控。[13]同时,对于高校而言,其能够影响、开展实验且容易取得技术创新的范围主要集中于所在的城市,也正是在当地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联合支持下,慕尼黑工业大学才能将此项目进行申请并顺利落地,而这也正是“研-产-服”相互支持的集中表现。
(二)高校在特征项目中的功能发挥和运行方略
在项目的整体运行中,慕尼黑工业大学作为主导院校,从三个方面发挥了功能并对最终的成果产出和转化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该校调动和整合自身所有资源全力服务项目的实施,融合了学校内部各个学科的资源。在人员上涵盖工程、城市和空间规划、电子信息计划、能源环保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智力上展现了全校与此项目相关的各类基础研究成果;在物力上则要求全校的实验室和器材都可以为项目所用;在外部资源上全面联合了商业、社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形成全员密集参与的研发圈。因而在申请阶段,该项目经由其强大的支持力量和多元的交叉学科背景脱颖而出。其次,该校在整个项目的落地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并做好统筹。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慕尼黑工业大学从经济价值、生态环保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考虑,在自动驾驶、充电安全和电能存储等方面进行重点投入,进而实现对慕尼黑区域内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再次,该校善于发动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力量开展共同协作。其采用民众参与的方式来设计移动空间,同时发挥地区内强大的汽车工业优势,带动宝马集团等共同参与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和推广。此外,慕尼黑市政府也是其重要的参与主体,以市政交通部门为有力抓手,较为迅捷地将针对交通政策的成熟科研成果落实到位。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除了要依据自身的能力完成科研活动之外,还需要在联系地方社区居民、企业和组织等方面具有号召力和协调力,能够全面动员区域内的公民共同参与项目,最终要依据自身的科研实力和未来创新方向整合出最优的发展方案,以应对未来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六、结语
面对后工业时代科技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关联逐渐紧密,并且社会的发展更为深刻地影响科技的进程,德国逐渐认识到高校的科研工作需要走出“象牙塔”,融入现实社会需求。基于此,未来集群计划实际上为高校提供了一种尝试,即高校可以通过获得此计划的支持将其自身的科研项目依据民众需求进行设计,最终的成果则通过该计划所搭建的校企平台进行转化,从而为高校科研成果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供条件。实际上未来集群计划的形成过程离不开高校、社会、政府、产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而从集群的成立到发展再到成果产出,都可以明显发现有各方共同支持而形成的团队化协作模式。基于此,德国逐步引导高校将具有应用性质的科研工作密切与社会服务相互结合,树立“研-产-服”的功能导向和目标追求,从而避免脱离社会实际。
参考文献: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陈志伟 廖智鑫;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余烁